露天溫泉泡池區是整個溫泉設計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景觀的重要作用也越來越突出。溫泉泡池區的景觀設計具有特殊性,不同點在于景觀設計的服務對象是泡溫泉的人,在常見的溫泉設計景觀元素中增加了溫泉泡池。溫泉泡池區的景觀設計除了具有一般環境設計的基本元素外,還要受到溫泉泡池這一景觀要素的制約,要圍繞泡池設計景觀環境。具體來講,溫泉景觀設計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休閑性原則
溫泉小鎮/度假村的功能是提供給人們舒適靜謐的休閑旅游度假環境 ,滿足人們養生保健 、住宿 、餐飲 、會務和娛樂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的休閑娛樂場所。隨著溫泉旅游的進一步發展,溫泉度假村逐漸向精品化的風景旅游區發展 ,從使用者身心需求的角度出發 ,首先滿足人們“洗浴”的要求,其次是讓人們置身于舒適安靜的自然環境中,遠離喧鬧 ,放松身心。
因此打造景色宜人的溫泉泡池區景觀 ,就必須堅持將休閑性原則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在對溫泉泡池設計的過程中 ,就需要考慮使用者在溫泉區的各種行為和心理感受 ,如空間的布局設計需要從休閑性的原則考慮園路設計 、地形設計和空間私密性設計等 ,植物設計時從植物的觀賞特性 、功能性和娛樂性的角度設計。只有從休閑的角度琢磨景觀設計的細節 ,結合使用者的身心需求 ,能滿足泡池區景觀的要求。
2、私密性原則
不同私密度的空間會給泡湯客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如開敞空間 、半開敞空間和私密空間之間的使用特點各不相同。開敞空間使用者心情舒暢 、視野開闊 ;半開敞空間的景觀空間不完全開敞,其特點是視野不完全閉合 ,身處其中 ,心情舒暢又有神秘感 ;私密空間對外界的干擾比較敏感,應盡量減少外界干擾。不同私密性的泡池區會滿足人們多樣化的行為需求。
3、適宜性原則
溫泉泡池區的適宜性原則主要體現在:植物種類的選擇和配置方式 、溫泉地的選址位置 、溫泉泡池區的地形設計等幾個方面。溫泉的高溫度、高濕度和高礦化物必會對周圍植物的生長和生存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自然生態環境的營造,需要考慮適地適樹 、因地制宜和多種植物種類相互搭配,設計生態穩定的植物群落。
植物的種植設計首先要考慮植物的生長習性 ,強調適宜性原則,必須保證選擇的植物種類在當地的氣候下能夠健康生長,這體現的是尊重自然 、遵循植物的生長規律的思想 。如果需要北樹南,或是引進新觀賞形狀好的植物品種,就需要給這些外來的植物營造適宜的小環境,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植物的觀賞作用。
溫泉泡池區景觀的適宜性原則還體現在景觀的“借景” ,其選址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利用溫泉地的周邊自然資源 ,然后再結合實際的景觀需要,綜合考慮景型設計 .溫泉泡池區的適宜性原則還需要考慮如何利用規劃區域內的地形地勢進行泡池的空間分布 ,要結合原有地形特點和場地的植被現狀 ,保留場地中有價值的古樹名木 、石景和建筑等并加以利用 ,不僅節約經濟 ,也能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4、文化性原則
在溫泉度假村的景觀建設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溫泉地的文化特征,注重其景觀資源的傳承,塑造具有地方人文特色的溫泉景觀旅游地。運用具有地域特色、符合溫泉設計要求的建筑風格、溫泉餐飲文化 、溫泉民俗活動和溫泉地名等,將其濃縮為地域文化符號和文化產物,適當地運用到溫泉泡池區的景觀環境中,進一步突出溫泉地的文化特征。
將文化融于溫泉的景觀設計中,有助于促進當地溫泉文化的發展 ,營造出舒適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溫泉環境。
|